“娘,朝堂的事情您不懂。”祝士林满脸无奈,大家脱了官服可以称兄道弟,可若穿着官服那就只有上下属的关系,又和宋弈道,“九歌,你等我一下,我和你一起回去。”话落就要走。
宋弈忽然就转身走了过来,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我倒是忘了,你前几日问我的事,已经有眉目了。”祝士林一愣想不起来宋弈说的是哪件事,就见宋弈道,“陈留县县令今年十一月已是三年,估摸着他最冲十二月底会到吏部述职,他是我一位同科的同乡,关系颇近,届时你那侄儿若是想在县衙谋得个差事,或是想考个秀才功名,可以和他提前打点一番!”他这话轻飘飘的,却将祝老太太给震住了,就连躲在房里没出来的祝大奶奶都滋溜一下跑了出来。
“你是说高县令?”祝士林想起来他是和九歌说过这件事,“若九歌真能识得他,那到时一定要引荐给我认识一番,至於腾哥的事情……”他回头看了眼缩在门口的祝腾,摆手道,“还是先让他回去老老实实的读几年书再说吧。”
“读书肯定是要读的。”祝大奶奶一听祝士林拒绝了,立刻就道,“但是若有门路肯定比那睁眼瞎要好,再说,那秀才功名都是有名额的,每年高中的都是当地的乡绅或是有些背景的人家孩子,我们腾哥就是考的再好,那也肯定会被人挤下来的。”她的言下之意,秀才的考场,那都是县老爷定的,想定谁就定谁。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县太爷也不敢明目张胆。要不然他当年是怎么考中的,祝士林直皱眉。
幼清惊讶的看着宋弈,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这么热心了,还帮祝腾打理前程,难道是在帮她们吗?这个方法倒好,祝腾的前程就是祝大奶奶最好的诱饵啊,比什么都要香!
“宋大人。”果然,祝大奶奶急切的道,“您说高县令年底来京城述职,那我们就在京城等他岂不是更好,到时候您和我家休德带着腾哥去和他见一面,他见着我们腾哥一定会喜欢的,等回陈留,他不就能安排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