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后,将塞萨罗亚王朝带向极盛的艾德蒙一世曾称塞萨尔一世是“一个伪装成圣人的君主和伪装成军人的哲学家”,这是他最知名的称号“战争哲人”的来源,但相比他为人津津乐道的战略思想和担任主帅的两次十字军东征,塞萨尔一世对军队结构的改革长期存在研究空白,他不仅突破了中世纪的宗教偏见,将撒拉森人编入军队,还对军队的后勤、训练、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改革,有效提高了军队的训练度和组织度。
科技层面,他大力资助工匠,创新了冶铁、制盐、锻造等工艺,提高了罗马军队针对周边国家的技术压制,并且他在西欧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时就注意到了火/药在实战中的巨大威力,在《论战争》中提出了“三段击”结合火器的步骑协同战术思想,尽管受限于统治基础的相对薄弱,他对军队的改革并没有后来的艾德蒙一世和塞巴斯蒂安一世那么深入,实战中他也更依赖于他自己亲自训练出的嫡系部队,但以上两位在军事成就方面异常突出的奥古斯都都承认他们的军事改革深受《论战争》的影响,只是他们都不是将塞萨尔一世提出的“国家主义”政治军事学贯彻得最彻底的君主。
但无论如何,到了1221年,东罗马已经重新确立在东欧地区的军事霸主地位,对于威胁其北部的保加利亚,塞萨尔一世已经失去耐心了。事实上,早在曼恩战役爆发前,塞萨尔一世就已经有了联合匈牙利解决保加利亚威胁的计划,只是由于奥托四世的去世和他自己的身体状况拖延了一年。
当塞萨尔一世的身体完全康复后,对保加利亚的作战计划便正式确定下来,经历了此前的重病和继承危机,塞萨尔一世在继承人的培养上选择了更加激进的策略,在指挥了前期的战役后,他便退守至色雷斯地区,将军队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他的长子理查·塞萨罗亚,后者在曼恩战役中展露的军事天赋在保加利亚之战中得到了证实。
尽管塞萨尔一世的长子理查·塞萨罗亚的知名度长期被父亲和儿子压制(他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受文学家青睐),但事实上,同期的不少记录都显示他被视为是具有骑士风度的统治者、平民的保护人和超越祖辈的军事天才,他的密友米海尔·拉斯卡里斯甚至曾盛情称赞他是“13世纪的亚历山大、大西庇阿和贝利撒留”,认为他“温和、勤奋、慷慨、善良、忠贞、敏锐且魅力非凡,具备祖辈的一切美德且更胜一筹”,如若只是亲近者的夸赞,那或许还包含一些对皇储的溢美,但如果同期所有人都众口一词,那记录的可信度会大大提高。
在保加利亚之战中,最能体现理查·塞萨罗亚军事才能的无疑是多瑙河水战,因为连日不断的暴雨,火/药被认为难以在战场中发挥作用,而泛滥的洪水也使得军队难以前行,但年轻的皇储力排众议,调集船只迎着洪水朝特尔戈维什泰进发,使得因安德烈二世指挥无能导致进度迟缓的北线战事转败为胜。战后的外交谈判中,他也秉持了他父亲的团结适度原则,如约将多瑙河北部的土地转交给安德烈二世,尽管他要求匈牙利割让了贝尔格莱德地区,但连安德烈二世本人都清楚这是必要的代价。